
誦說主要是指相聲、快板、評書。
分類
相聲,一種中國民間曲藝表演藝術,主要功夫分說、學、逗、唱四門功課。根據表演形式的不同可以分為相聲、對口相聲、群口相聲等。
中國相聲有三大發源地:北京天橋、天津勸業場和南京夫子廟。相聲藝術源于華北,流行于京津冀,普及于全國及海內外,始于明清,盛于當代。
快板是一種傳統說唱藝術。早年稱作“數來寶”,也叫稱“順口溜”、“流口轍”、“練子嘴”,是從宋代貧民演唱的“蓮花落”演變發展而成早年叫做“數來寶”,也叫“順口溜”、“流口轍”、“練子嘴”,是從宋代貧民演唱的“蓮花落”演變發展成的。
流行于北方地區,故又稱“北方評書”。清初已形成,只說不唱。傳統書目都為長篇,演員運用各種說講、表演技巧,以“扣子”造成懸念,取得藝術效果。書目以歷史故事為主。
專業課程設置:
視唱練耳 、聲樂訓練 、曲藝概論 、曲藝史 、臺詞 、誦說表演等。
誦說——培養掌握相聲、快板、喜劇小品、鼓曲演唱、曲藝伴奏等曲藝表演基本理論和表演技巧,既可以從事專業表演,也可以承擔群眾文化藝術的輔導教學工作的曲藝表演專業人才。